咳血是肺癌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许多患者在确诊肺癌前后都可能经历不同程度的咳血现象。这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更在心理上造成极大的恐慌。了解肺癌咳血的原因,对于患者正确认识病情、积极配合治疗至关重要。
临床上发生大咯血的患者病因较多
常见病因有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原发性肺癌,肺脓肿等。每日咯血量大于300 ml或24h内咯血总量超过500ml,称之为大咯血,病死率高达50%以上。传统治疗咯血主要靠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等内科保守治疗和对原发病的治疗,外科开胸后结扎支气管动脉或肺叶切除术等方法。汤日杰教授采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来治疗咯血,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在肺癌、支气管扩张及肺结核等呼吸系统疾病中,有9%~15%可诱发咯血,其中大咯血所占比例为1.5%左右。咯血病变区血管造影表现与原发性疾病有关,但基本表现相似,主要为供血支气管动脉扩张,分支血管增多,病灶区血管迂曲呈网状、丝状分布,支气管动脉发育畸形,瘤样扩张,造影剂血管外渗等,一些病例的咯血病灶不是支气管动脉供血或者多支支气管动脉供血。在部分病灶部位,有时会出现供血动脉属于肺支气管体循环侧支,常会有胸廓中动脉或侧肋间动脉参与到供血过程中。因此,在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手术治疗时,要对供血动脉进行最大限度的寻找,防止手术失败,二次手术治疗。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机理:
咯血的机制是肺部病变直接侵犯小动脉壁导致破裂出血。多数学者认为,咯血病灶均有支气管动脉供血,虽然肺动脉和其他供血肺部的体循环的血管也参与了部分病灶的血供,但支气管动脉压力高,供血比例大,所以介入治疗大咯血多使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即可取得明显的疗效。
肿瘤科汤日杰教授温馨提醒您:在处理肺癌咳血症状时,不能仅仅局限于止血,积极治疗肺癌原发病灶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肺癌的治疗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肿瘤的分期、病理类型、身体状况等,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控制病情、缓解咳血症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