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永充教授解答:癌症治疗过程中,患者该如何调节心态?
发表:窦永充 发表时间:2025/3/13 14:48:30
癌症的确诊对患者及其家属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面对疾病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双重压力,如何保持积极、稳定的心态成为治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华侨医院肿瘤中心窦永充教授指出,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仅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还能提高免疫力,改善预后。以下三方面的心理调节方法,值得患者及家属关注。
一、正确认识疾病,树立科学观念
癌症并非“绝症”,而是一种可以通过科学手段积极应对的慢性疾病。
1.理解癌症的本质
癌症的治疗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特别是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微创介入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癌症已从“不可控”转变为“可控、可治”。患者应相信现代医学的进步,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避免过度焦虑
部分患者在确诊后容易产生恐惧、绝望、愤怒等负面情绪,甚至陷入“病耻感”,对治疗产生抵触。窦永充教授提醒,积极主动地了解病情,寻求医生的专业指导,避免盲目相信不实信息,有助于缓解焦虑,稳定情绪。
3.接受心理疏导
面对强烈的心理压力,患者可以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参加癌症患者互助组织等方式,找到情感宣泄的出口,减少负面情绪的积压。
二、积极配合治疗,建立信任关系
治疗过程中,患者往往因副作用、复查结果等情况产生焦虑和恐慌。此时,信任医生、积极配合治疗是缓解情绪的重要方法。
1.充分与医生沟通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及时向医生反馈自己的不适和担忧。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尽量减轻不良反应。
2.树立积极的治疗信念
积极的心理暗示有助于患者增强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克服疾病,专注于治疗的每一个阶段,有助于稳定情绪,减轻不安感。
3.合理安排生活节奏
在治疗期间,保持有规律的作息,结合身体情况适度运动,既有助于缓解疲劳,也能提升体能和情绪状态。
三、注重家庭支持,培养积极情绪
患者的家庭成员在癌症治疗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的理解、关怀和鼓励对患者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1.家人要多倾听、多陪伴
对于患者的焦虑、恐惧等情绪,家属要耐心倾听并给予安慰,避免过度批评或一味灌输“要坚强”。真正的理解与陪伴,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压力。
2.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
与朋友、亲人互动,参与适当的社交活动、兴趣爱好,能帮助患者缓解孤独感,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3.关注精神寄托
对于部分患者而言,冥想、书法、绘画、听音乐、太极、瑜伽等活动不仅能帮助他们放松情绪,还能在治病过程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力量。
窦永充教授温馨提示
癌症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心态的调整对疾病的控制和康复至关重要。窦永充教授强调,患者应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家属和医护人员要给予患者更多的理解与支持。通过科学的治疗、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患者完全有可能实现“带瘤生存”,提高生活质量,享受更多健康与快乐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