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常常面临着剧烈的疼痛,这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可能干扰治疗效果的发挥。对于癌症患者来说,疼痛的管理至关重要。如何有效控制癌症引发的疼痛,正确使用止痛药,成为患者和家属关心的重要问题。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17楼国际精准肿瘤中心的周涛教授就这个问题,给大家做了详细解答。
一、癌症患者为什么会有疼痛?
癌症引起的疼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原因通常包括:
1.肿瘤压迫或侵蚀周围组织
癌症细胞的生长可能会压迫周围的神经、血管和器官,导致疼痛。例如,肺癌可能会压迫胸部神经,胃肠癌则可能压迫腹部神经。
2.癌症治疗引起的副作用
化疗、放疗等癌症治疗手段可能会引发一定的副作用,导致患者出现疼痛。例如,化疗药物可能引发周围神经病变,造成四肢麻木、刺痛等不适感。
3.肿瘤引起的炎症反应
一些癌症患者体内存在炎症反应,炎症引起的肿胀和压力感也可能导致疼痛。
4.转移性疼痛
当癌细胞转移到其他部位时,肿瘤的生长会进一步压迫重要的器官和神经,引起转移性疼痛。
二、癌症患者疼痛的管理方法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管理癌症疼痛的主要手段。周涛教授强调,止痛药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个性化使用。疼痛的管理应从轻度到重度逐步加重,根据需要调整药物的类型和剂量。
(1)非处方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
适用于轻度疼痛,通常作为初步治疗方案使用。如果疼痛较轻,可以选择非处方药物来缓解。对于持续性的轻度疼痛,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这类药物不仅能够缓解轻度至中度疼痛,还具有抗炎作用。常见的NSAIDs如布洛芬、萘普生等,能够有效缓解因肿瘤引起的炎症性疼痛。
(3)阿片类药物
对于中度至重度疼痛,尤其是癌症晚期患者,阿片类药物(如吗啡、芬太尼等)是常用的止痛药。周涛教授指出,这类药物的使用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因为阿片类药物可能会产生依赖性或不良反应。
(4)局部止痛药
对于某些局部疼痛,局部应用药物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例如,通过贴敷止痛贴剂(如芬太尼透皮贴剂)来缓解局部的持续疼痛。
2.非药物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非药物的疼痛管理方法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感受。
(1)放疗
对于局部肿瘤引起的疼痛,放疗可以减小肿瘤的体积,缓解由于肿瘤压迫周围神经和组织而引起的疼痛。
(2)神经阻滞治疗
通过神经阻滞技术,可以直接阻断疼痛信号的传递,从而有效减轻疼痛。神经阻滞可以采用局部麻醉剂注射,适用于某些局部疼痛或手术后的康复期。
(3)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按摩等,可以缓解因肿瘤引起的肌肉或关节疼痛。对于患者来说,适当的物理治疗不仅能够缓解疼痛,还能帮助放松身体,提升整体舒适感。
(4)心理支持治疗
心理因素对疼痛的感知有很大影响,情绪低落、焦虑和抑郁会加重疼痛。家属和医生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疏导和情感支持,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从而间接减轻疼痛的感受。
三、如何正确使用止痛药?
周涛教授特别强调,止痛药的使用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个性化治疗
每位癌症患者的疼痛情况和身体状况不同,止痛药的使用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类型、疼痛程度以及是否有其他基础疾病来定制个性化方案。
2.按时按量使用
为了更有效地控制疼痛,患者不应等待疼痛加剧才服药,而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按量服药,保持药物的恒定血药浓度,避免疼痛的复发。
3.避免自行停药或调药
许多患者在疼痛缓解后会自行停止或减少止痛药的使用,周涛教授提醒,停药或调整药物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因药物调整不当导致疼痛复发。
4.密切监测副作用
某些止痛药,尤其是阿片类药物,可能会引发一些副作用,如便秘、嗜睡等。患者应定期与医生沟通,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四、总结
癌症患者的疼痛管理是治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周涛教授指出,及时、科学地管理疼痛,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帮助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增强其抗癌的信心。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相结合是最有效的方式,家属的陪伴和支持也是缓解疼痛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合理的疼痛管理,癌症患者可以更好地度过治疗过程,提高生活质量,走向康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