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一个“忍者型”器官,即使受损,它也不轻易喊疼。它不像胃,稍微吃错东西就会抗议;也不像心脏,一紧张就怦怦乱跳。肝脏没有痛觉神经,即便肝细胞已经损伤严重,你可能仍然毫无感觉。但这并不意味着肝癌毫无征兆。广州新市医院肿瘤科三区张俊杰主任介绍:
如果你的身体出现以下变化,千万别掉以轻心,这可能是肝脏发出的“求救信号”:
1.右上腹(肝区)不适或发胀、疼痛;
2.食欲下降,老觉得吃啥都没胃口,甚至恶心呕吐;
3.体重莫名下降,整个人越来越瘦;
4.总是感到疲惫、乏力,哪怕睡足了也没精神;
5.皮肤和眼白发黄,甚至尿液颜色加深;
6.容易出血,如牙龈出血、鼻血频发或皮肤容易淤青。
为什么我国肝癌高发?
广州新市医院肿瘤科三区张俊杰主任指出:由于我国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率较高,两者均是肝癌的重要危险因素。2025年3月18日是第25个全国爱肝日,再次敲响了全国人民的护肝警钟。由于肝癌早期症状隐匿,很多患者发现时已是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早期识别高危人群,并进行定期筛查,就能有效降低肝癌风险。
肝癌从何而来?
肝癌的发生并非“平地起惊雷”,而是多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危险因素,看看你是否属于“高危人群”——
1. 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 这是我国肝癌最主要的病因,尤其是**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病毒持续复制,会导致肝细胞反复损伤、修复,最终可能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2. 肝硬化患者: 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肝硬化,都是肝癌的高危因素。肝硬化患者的肝细胞再生能力增强,但同时也更容易发生基因突变,最终导致肝癌的发生。
3. 长期酗酒者: 酒精会直接损伤肝细胞,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酒精性肝病,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最终可能发展为肝癌。
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这类患者虽然不饮酒,但肝脏脂肪堆积过多,也会导致肝细胞损伤,增加肝癌风险。
5. 有肝癌家族史者: 肝癌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如果直系亲属中有肝癌患者,那么其患肝癌的风险会比普通人高。
6. 长期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者: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强致癌物,主要存在于霉变的玉米、花生等食物中。长期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会大大增加患肝癌的风险。
7. 其他: 包括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氯乙烯、亚硝胺等)、血吸虫感染、糖尿病等,也可能增加患肝癌的风险。
如果你是以上高危人群中的一员,请务必提高警惕,定期进行肝癌筛查!
肝癌筛查的主要方法包括:
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
肝脏超声检查
建议高危人群每6个月进行一次筛查,以便早期发现肝癌,及时进行治疗。
结语
广州新市医院肿瘤科三区张俊杰主任表示:肝癌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它虽然可怕,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接种疫苗、健康饮食、定期筛查等措施降低风险。你的肝脏虽然“沉默寡言”,但它需要你的呵护,趁现在,行动起来,守护肝脏,关爱健康,科学防治,真正做到“肝”净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