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胰腺癌在哪里吗?张俊杰主任解答:由于胰腺位于腹腔深处,依靠在胃部的后方,被胃、肝、肠等器官重重包围。它是人体第二大消化器官,担任着消化和代谢的重要职责。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由于其患者在早期几乎无明显症状,因此经常“发现即晚期”,导致患者难以得到有效治疗,也被称为“癌中之王”。
那么,为什么胰腺癌的症状有哪些?广州新市医院肿瘤科三区张俊杰主任指出:由于胰腺癌早期没有明显或特异性的症状,且非常善于伪装。当患者常常出现一些“常见症状”,比如腹痛、背痛、黄疸、血糖升高等,却容易和胃肠道或胆道系统等疾病相混淆,且自身症状并不敏感,早期胰腺癌很难被人察觉。
2024 年入冬初,56岁的金先生开始频繁感到上腹部隐痛,伴随食欲减退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作为长途货车司机,他起初以为是劳累所致,直到黄疸症状出现 —— 皮肤巩膜泛黄、尿液浓茶色,才在家人催促下前往当地医院就诊。CT 检查显示胰头部占位,CA19-9 肿瘤标志物飙升至 800 U/mL(正常 < 37 U/mL),穿刺活检确诊为胰腺导管腺癌。由于胰腺癌恶性程度极高,早期症状隐匿,确诊时 80% 患者已失去手术机会。另外、金先生的肿瘤直径达 4.2cm,侵犯肠系膜上静脉,属于局部晚期(Ⅲ 期),传统放化疗效果有限。
枯木逢春:介入治疗带来新希望
经多方打听,金先生辗转来到广州新市医院肿瘤科三区。接诊的张俊杰主任医师团队为其制定了个体化介入治疗方案:
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
通过股动脉穿刺,将导管精准插入胰腺肿瘤供血动脉,注入高浓度化疗药物(如吉西他滨 + 白蛋白紫杉醇),并栓塞肿瘤血管,“饿死” 癌细胞。
放射性粒子植入:在 CT 引导下,将 125I 放射性粒子(直径 0.8mm)植入肿瘤内部;持续低剂量辐射杀灭残留癌细胞,减少对正常组织损伤。
胆道支架置入:解除肿瘤压迫导致的梗阻性黄疸,改善肝功能。
微创介入治疗优势:
微创精准:无需开刀,创伤小、恢复快;
靶向性强:局部药物浓度是全身化疗的 100 倍,副作用显著降低;
协同增效:栓塞 + 放疗 + 支架多管齐下,实现 “缩瘤 + 减症” 双重目标。
介入治疗:肿瘤缩小 70%
经过 3 个周期的介入治疗,金先生的病情出现转机,从影像学复查:肿瘤体积从 4.2cm×3.5cm 缩小至 1.2cm×0.8cm,血管侵犯消失;其症状也得到了改善:黄疸消退,体重回升 5 公斤,疼痛评分从原来8 分降至 2 分,肿瘤缩小 70% 。目前已重新回归家庭,甚至能协助妻子经营小超市。
广州新市医院肿瘤科三区张俊杰主任指出:介入治疗在胰腺癌中的优势在于:突破手术限制:为不可切除患者创造转化治疗机会,通过联合免疫治疗可使中位生存期从 6-8 个月延长至 12-16 个月;可精准调控通过 DSA 实时造影动态评估疗效,调整治疗策略。
抗癌持久战:定期复查+预后管理
目前,金先生已进入维持治疗阶段,定期复查 CT 和肿瘤标志物,并配合免疫治疗(如 PD-1 抑制剂)巩固疗效。张俊杰主任反复强调:预防复发:戒烟限酒、控制糖尿病、避免高脂肪饮食。
结语
胰腺癌曾被视为 “绝症”,但介入治疗等创新技术正在改写命运。正如金先生在复诊时所说:“曾经以为生命只剩倒计时,现在每多活一天都是赚到。医学进步永无止境,而医患携手抗争的力量,终将点亮更多生命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