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肝癌总是“静悄悄”地致命?由于肝肿瘤发现比较晚,普遍五年生存率不到20%。主要原因是它的痛感神经不敏感,不像其他器官出现问题后身体会及时出现相应的信号,当身体出现以下报警信号时需要警惕:肝区疼痛、腹胀、乏力、消瘦、进行性肝大或腹部包块等,如果出现黄疸、腹水,代表进入肝肿瘤中晚期。
那么、肝癌的发病率如此之高,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广州新市医院肿瘤科三区张俊杰主任提醒:了解诱发肝癌的元凶因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肝癌,避开健康的威胁。
元凶一:乙型肝炎病毒(HBV)
乙型肝炎病毒(HBV)被认为是中国肝癌高发的最主要原因。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感染乙肝病毒的患者在中国多达近1亿人,这让中国成为全球乙肝高发区之一。很多人患上乙肝病毒后并没有出现明显症状,往往是长期的慢性感染。没有经过良好控制的乙肝病毒感染会逐渐损伤肝脏,最终引发肝硬化,增加肝癌风险。
为什么乙肝病毒会导致肝癌?
乙肝病毒一旦进入人体,会在肝脏中长期存在,导致慢性肝炎。肝脏在反复的炎症中受损,肝细胞不断被破坏和修复,随着时间的推移,肝细胞可能发生突变,逐渐演变为肝硬化,最终可能引发肝癌。
元凶二:过量饮酒
长期大量饮酒也是肝癌的主要诱因之一,尤其在中老年男性中尤为突出。酒精对肝脏的损害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从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最终发展为肝硬化,严重时可导致肝癌。
元凶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中国的饮食文化丰富多样,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也越来越普遍。高脂肪、高糖、高热量的饮食习惯,不仅增加了肥胖和糖尿病的风险,也对肝脏构成了严重威胁。不健康的饮食是导致脂肪肝的重要原因,而脂肪肝若不加以控制,也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最终引发肝癌。
元凶四: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致癌性极强的化学物质,主要存在于发霉的花生、玉米和大米等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污染食品的现象在中国的某些农村地区较为普遍,尤其是在食品储存条件较差的环境下,这类霉菌滋生得更快。长期摄入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会大大增加肝癌风险。
随着医学发展,肝癌治疗有了新突破!传统开腹手术风险极高,传统开腹手术风险极高,医疗团队最终选择微创介入治疗:通过头发丝细的导管,将药物精准“投送”至肿瘤内部,实现“定点爆破”。
广州新市医院肿瘤科张俊杰主任团队成功治疗了一例多发转移的肝细胞癌患者——陈先生。陈先生在术后一个月发现肝脏出现7个复发病灶,属于多中心转移,传统治疗方法均无效。张俊杰主任团队决定采用介入联合靶向的综合疗法,包括介入栓塞+肝动脉灌注治疗(TACE+HAIC),并联合服用靶向治疗药物仑伐替尼。经过治疗,陈先生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甲胎蛋白明显下降,肝功能恢复良好,逐渐回归正常生活。
如何预防肝癌?健康生活方式很关键
1、定期体检:对于肝癌高危人群(如乙肝病毒携带者、长期饮酒者、患有脂肪肝或肝硬化的人),定期体检至关重要。肝脏问题往往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很多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通过定期体检可以早期发现肝脏的病变,尤其是乙肝携带者,肝功能检查、肝脏B超和甲胎蛋白(AFP)测试是筛查肝癌的有效方法。
广州新市医院肿瘤科三区张俊杰主任强调:中老年人尤其要重视定期体检。很多肝癌患者的确诊都发生在疾病晚期,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早期体检的意识。张俊杰主任建议,肝脏检查应成为中老年人健康体检的常规项目,特别是有乙肝病史、酗酒或肥胖的高危人群。
2、保持合理饮食:均衡饮食能显著减轻肝脏负担,特别是中老年人要注意控制饮食中的脂肪和糖分。建议,每日应摄取适量的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并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以防止脂肪肝的恶化。
3、戒烟戒酒:吸烟和酗酒不仅对肺部、心脏有害,也会对肝脏造成严重损伤。研究表明,长期大量饮酒是导致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而烟草中的化学成分也可能增加肝癌的发病率。因此,戒烟戒酒是预防肝癌的关键措施。
4、接种乙肝疫苗: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肝癌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由于乙肝病毒是肝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接种疫苗能够有效降低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从而减少肝癌的发病率。
结语
由于肝脏的代偿功能非常强大,但生活中有很多看不到的危险因素,都会一点点给肝脏造成危害,升高癌变风险。肝癌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病毒性肝炎(以乙型肝炎最为密切)、黄曲霉毒素、蓝藻毒素、吸烟、饮酒、肥胖、糖尿病等。因此、广州新市医院肿瘤科三区张俊杰主任表示: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推荐高危人群补种或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