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癌症中,胰腺癌以极高的致死率和极低的早期诊断率,被称为“癌症之王”。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胰腺癌如此可怕?今天,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华侨医院肿瘤中心窦永充教授就来为大家解析这个问题。
一、为何胰腺癌被称为“癌症之王”?
1.隐匿性极强,早期难发现
胰腺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容易被误认为是普通的胃病,如消化不良、腹痛等,甚至部分患者毫无症状。而且,胰腺深藏于腹腔内部,位置隐蔽,即使借助CT等影像学检查,也难以发现早期的小病灶。因此,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往往已经是中晚期。
2.病情发展迅猛,极易转移
胰腺癌具有极强的侵袭性和转移能力。据统计,超过8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发生远处转移,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即使接受治疗,复发率也极高,给患者的生存带来巨大挑战。
3.治疗难度大,手术风险高
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胰腺癌最有效的方法,但胰腺癌手术被认为是外科手术中最复杂、创伤最大的手术之一。即便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复发率仍高达70%80%。此外,胰腺癌对放化疗的敏感性较低,使得综合治疗的效果远不如其他癌症。
二、胰腺癌的高危因素
目前,胰腺癌的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研究发现,它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
胆道疾病:如胆结石、慢性胆囊炎等,会影响胰液正常排泄,增加胰腺癌风险。
长期饮酒:酒精会损伤胰腺细胞,并导致胰液分泌异常,从而引发慢性胰腺炎,最终可能发展为胰腺癌。
高脂血症:长期高脂饮食会造成胰腺脂肪沉积,促进细胞异常增生,提高癌变风险。
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胰腺癌病史,患病风险会显著增加。
三、哪些症状需警惕?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需提高警惕,尽早就医排查胰腺癌可能:
1.上腹部疼痛:隐痛、胀痛、钝痛,进食后加重,夜间明显。
2.体重骤减:短期内出现明显的体重下降且无其他明显原因。
3.消化不良:食欲下降、腹胀、嗳气,甚至出现脂肪泻。
4.皮肤黄染:因胆汁排泄受阻,皮肤和眼白发黄,并伴有皮肤瘙痒。
5.腰背部疼痛:肿瘤压迫后腹神经丛,导致持续性的腰背疼痛。
6.血糖异常:突发糖尿病或原有糖尿病病情加重,需警惕胰腺癌的可能性。
四、如何预防胰腺癌?
尽管胰腺癌防不胜防,但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患病风险:
1.定期体检
高危人群(如有家族史、慢性胰腺炎患者等)建议每半年检查一次血清CA199,并结合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等,以便尽早发现异常。
2.健康饮食
避免高脂、高糖、高盐饮食,减少红肉和加工食品的摄入,多吃富含纤维和抗氧化物的水果、蔬菜。
3.远离烟酒
吸烟和酗酒均会显著增加胰腺癌的发病风险,建议尽早戒烟、限酒。
4.保持健康体重
肥胖与胰腺癌密切相关,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
五、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
癌症筛查的目的不是确诊,而是评估患癌风险。对于50岁以上、有胰腺癌高危因素的人群,建议尽早进行影像学检查,并结合肿瘤标志物检测,以提高早期发现率。
结语
胰腺癌被称为“癌症之王”并非偶然,它的高隐匿性、快速发展和治疗难度,让患者面临极大的生存挑战。然而,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和早期筛查,我们仍然有机会与它“赛跑”,提高早诊早治的可能性。希望大家能够提高对胰腺癌的警惕,关注身体健康,远离这一可怕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