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癌,这是一种隐藏在人体深处的狡猾敌人。胆囊癌作为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因其早期症状隐匿、进展迅速、预后极差,被称为 "癌中之王"。它的症状表现及产生原因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重点。广州新市医院肿瘤科三区张俊杰主任对胆囊癌的症状表现及产生原因进行深入探讨,并总结如下,帮助患有胆囊癌患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一疾病。
一、胆囊癌:隐匿的 "癌中之王"
广州新市医院肿瘤科三区张俊杰主任指出,我国胆囊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5 年总体生存率不足 5%,而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 2-6 倍。其发病与胆结石、胆囊息肉、慢性胆囊炎等密切相关,约 85% 的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直径 > 3cm 的结石癌变风险较 1cm 结石高 10 倍。
二、早期症状易混淆,警惕身体发出的 "危险信号"
张俊杰主任强调,胆囊癌早期常无特异性表现,易与胆囊炎、胆结石混淆。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以下典型症状:
右上腹疼痛:持续性隐痛或钝痛,夜间或餐后加重,可放射至右肩背部
消化功能紊乱:食欲减退、厌油腻、嗳气、腹胀,体重短期内明显下降
黄疸:皮肤巩膜黄染、尿液深黄、大便灰白,提示胆道梗阻
腹部包块:右上腹可触及质硬固定的肿块,晚期常伴腹水
全身症状:发热、乏力、贫血,严重时出现恶病质
三、多学科诊疗:个性化治疗方案提升生存希望
针对胆囊癌的治疗,广州新市医院肿瘤科三区张俊杰肿瘤主任带领的团队采用 "精准诊断 + 多学科协作" 模式,根据患者分期制定个体化方案:
1. 手术治疗
早期患者:行胆囊癌根治术,包括胆囊切除、肝门部淋巴结清扫及部分肝组织切除
进展期患者:扩大根治术联合术后辅助治疗,部分病例可通过转化治疗获得手术机会
晚期患者:姑息性手术解除胆道梗阻,配合介入治疗改善生存质量
2. 综合治疗
化疗: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为一线选择,客观缓解率约 25%
靶向治疗:针对 FGFR2 融合突变患者,培米替尼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
免疫治疗:PD-1 抑制剂联合 CTLA-4 抑制剂,使部分患者生存期突破 1 年
3. 微创技术革新:个体化治疗创造生命奇迹
胆囊癌肝转移患者传统治疗手段有限,5 年生存率不足 5%。但随着介入技术的革新,广州新市医院肿瘤科近日公布的临床案例显示:张俊杰主任团队为其制定了 "微波消融 + 靶向 + 免疫" 的联合方案,通过治疗 3 个月后,患者肝转移灶缩小 75%,CA19-9 从 2500U/ml 降至正常,恢复正常生活,患者精神好,还长胖了几斤,患者和家属均信心大增,后悔没有早点儿找到我。实现了从 "晚期" 到 "可控" 的跨越。
四、高危人群需警惕,早筛早治是关键
广州新市医院肿瘤科三区张俊杰主任特别提醒以下人群需定期筛查:
胆结石病史 > 10 年或结石直径 > 3cm
胆囊息肉 > 1cm 或基底宽大
慢性胆管炎反复发作
有胆囊癌家族史
筛查建议:
每年腹部超声 + CA19-9 检测
息肉患者每 6 个月复查超声
瓷化胆囊建议预防性切除
五、健康管理:预防从生活细节做起
饮食调整:规律进餐,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摄入,避免长期不吃早餐
体重控制:肥胖者患胆囊癌风险增加 30%,建议 BMI 保持在 18.5-24
定期体检:40 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肝胆系统超声检查
结语
广州新市医院肿瘤科三区张俊杰主任强调:肿瘤转移或耐药也不需要绝望,恶性程度如此之高的胆囊癌,还同时发生了转移和耐药,都能取得如此立竿见影的效果,关键是要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案。由于每个患者均有特殊性,具体病因、治疗指征和方式请咨询专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