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进步,一种名为“介入治疗”的微创技术正悄然改变肺癌治疗格局——通过针孔大小的创口,就能精准打击肿瘤。它究竟如何实现“少挨一刀”?近日,广州新市医院肿瘤科张俊杰团队与多学科治疗完成一例高难度晚期肺癌介入手术,74岁的徐先生通过“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重获治疗转机。这项以“创伤小于针孔、疗效直击靶心”为特点的微创技术,为无法耐
受传统化疗的老年患者开辟了生命新通道。
患者徐先生因反复胸闷入院,确诊左肺晚期鳞癌。面对患者年龄大、心肺功能薄弱且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难题,传统化疗带来的副作用和高风险让治疗陷入僵局。科室团队充分评估患者病情,经多学科评估,最终采用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局部治疗微创介入脉灌注化疗术+栓塞术,其具有副作用小、快速起效、精准靶向等优势。以微创、安全、高效为技术特点。
广州新市医院肿瘤科三区张俊杰科室团队直接通过介入通道,利用造影技术,找到肿瘤供血动脉,通过导管将化疗药物及栓塞剂注入相关肿瘤供血动脉,成功实施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术+栓塞术。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不适。
广州新市医院肿瘤科三区张俊杰主任介绍道:“近年来,肺癌发病率居高不下,传统化疗全身副作用大,患者耐受性差。随着介入医学的发展,微创介入治疗以其精准、高效、伤口小的特点,成为中晚期肺癌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介入治疗是一种在CT、超声或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通过皮肤或血管的微小通道(仅1-2毫米)直达病灶的局部治疗方式。它无需开胸,术后仅需贴创可贴,住院时间缩短至1-3天。
介入治疗VS传统手术:五大核心优势
1. 创伤小,恢复快
传统手术:需切开胸腔,切除部分肺叶,术后住院7-10天,恢复期3-6个月。
介入治疗:局部麻醉下完成,术后6小时可下床,3天出院,1周恢复日常活动。
2. 精准打击,保护健康组织
影像引导下,介入治疗可避开大血管和重要器官,尤其适合靠近心脏、大血管或脊柱的肿瘤。
3. 适用人群更广
高龄或体弱患者:无法耐受全麻手术者。
多发性肿瘤:一次治疗可处理多个病灶。
术后复发者:避免二次开胸风险。
4. 并发症风险低
据《2022年肺癌介入治疗临床指南》,介入治疗严重并发症(大出血、感染)发生率<5%,显著低于传统手术的15%-20%。
5. 可重复治疗
肿瘤复发或新发时,可多次介入治疗,而传统手术受限于剩余肺功能。
结语
对于肺癌合并大咯血、中央型病灶或术后复发的患者,介入治疗能快速缓解症状并延长生存期。目前,该技术已纳入多项国际肺癌诊疗指南,成为多学科治疗(MDT)的重要组成部分。此项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广州新市医院肿瘤科为中晚期肺癌患者提供了“化不可能为可能”的机会,尤其适合老年、体弱及不能耐受传统化疗的患者,为肺癌患者开辟了另一条治疗方式。经支气管动脉化疗术以“小创伤、大疗效”重塑肺癌治疗格局,为患者点燃生命之光。